| 
					  【课程背景】 
					  
					  大数据时代,随着金税三期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系统升级,房地产与建筑企业合同控税成为控制涉税风险最重要的手段。只有规范业务流程、合同涉税条款与发票条款,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虚开、代开发票,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资金流、票据流与物流的一致性。 
					  
					  房地产建筑企业涉及经济合同多,签订合同稍有疏漏,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风险。财务人员在对合同涉税与发票条款的审核中,应事先识别风险,在业务开始前规避。本课程从房地产与建筑企业常见的经济合同常见的涉税与发票风险角度,讲解如何化解与规避税务风险。本专题课接地气、重实效,只要学会一招,便可斩获百倍投资回报! 
					  
					  【课程对象】 
					  
					  房地产与建筑企业主管财税的总经理、财税总监、财务经理、财会人员,法务、合约部、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和企业纳税经办人员。 
					  
					  【金牌讲师】 
					  
					  许老师: 
					  
					  国内著名税务筹划专家,长期从事房地产与建筑等相关行业纳税筹划研究与实务操作。曾参与多家大中型房地产企业与建筑业涉税风险诊断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现兼任多家大中型房地产企业与建筑企业的财税顾问,擅长将会计、税收、法律知识综合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具有丰富的涉税风险防范与纳税筹划实战经验。多次应邀为全国房地产建筑安装企业进行财税专题讲座,授课注重实务操作,讲课中能准确地将税收法规与企业会计处理有机结合起来,所讲操作方法能直接运用于企业涉税处理,通俗易懂且操作性强。并当场解答企业棘手财税问题,因而受到各地学员的认同和热烈追捧。 
					  
					  【课程大纲】 
					  
					  开篇语:经济合同与税收 
					  
					  1、合同决定业务与税收 
					  
					  2、票据取决于合同 
					  
					  3、防范发票虚开代开是关键 
					  
					  4、合同中的涉税与票据条款 
					  
					  ⑴ 交易价格是否含税 
					  
					  ⑵ 税率和计税方式 
					  
					  ⑶ 发票开具时间和种类 
					  
					  ⑷ 付款方式 
					  
					  ⑸ 票据不合规法律责任 
					  
					  ⑹ 关于三流一致 
					  
					  ⑺ 违约条款与价外费用 
					  
					  5、无法取得发票及取得不合规凭证避险 
					  
					  ⑴ 税前扣除合法凭证类别与进项税抵扣凭证 
					  
					  ⑵ 实际发生+应当取得合法凭证如何运用 
					  
					  ⑶ 无法取得发票如何处理 
					  
					  ⑷ 应当取得但未取得合法凭证的处理 
					  
					  一:土地征用合同 
					  
					  1、招拍挂方式 
					  
					  2、土地价款返还 
					  
					  3、红线外支出 
					  
					  4、限地价竞配建 
					  
					  5、拆迁补偿 - 货币方式 
					  
					  6、拆迁补偿 - 实物安置 
					  
					  7、一二级联动 
					  
					  8、开发主体变更 
					  
					  9、股权收购方式 
					  
					  10、接受投资或转让方式 
					  
					  11、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 
					  
					  12、各种不同征地方式与票据取得 
					  
					  二:合作开发合同 
					  
					  1、出资方收取固定收益 
					  
					  2、出地方收取固定收益 
					  
					  3、出资方分得开发产品 
					  
					  4、出地方分得开发产品 
					  
					  5、双方分配项目税后利润 
					  
					  6、出资方以出地方名义开发(挂靠) 
					  
					  7、联合体开发 
					  
					  8、成立合营企业模式 
					  
					  9、旧城改造项目 
					  
					  10、合作开发模式与票据取得 
					  
					  三:服务合同 
					  
					  1、设计合同 
					  
					  2、监理合同 
					  
					  3、代理销售合同 
					  
					  4、营销策划合同 
					  
					  5、广告宣传合同 
					  
					  6、规划许可与报批报建 
					  
					  7、各类服务合同票据 
					  
					  四:工程承包合同 
					  
					  1、销售自产货物并提供建筑服务 
					  
					  2、销售设备并提供安装服务 
					  
					  3、商贸企业销售外购货物并安装 
					  
					  4、建筑企业大包 
					  
					  5、甲供与甲定 
					  
					  6、甲供与大包临界点 
					  
					  7、材料发票可否税前扣除 
					  
					  8、甲方专业分包 
					  
					  9、建筑企业分包 
					  
					  10、挂靠与共享资质 
					  
					  11、农产品抵扣、绿化工程与养护 
					  
					  12、土石方及其它零星工程 
					  
					  13、建筑服务发票备注栏 
					  
					  14、代发农民工工资与个税代扣 
					  
					  15、混合销售与发票开具 
					  
					  16、甲供与大包发票开具 
					  
					  17、总分包发票开具与差额计税 
					  
					  五:货物购销合同 
					  
					  1、运输费的结算方式与发票开具 
					  
					  ⑴ 销售+运输混合销售 
					  
					  ⑵ 代垫运费 
					  
					  ⑶ 价外费用 
					  
					  ⑷ 一票制与两票制 
					  
					  2、销售附带安装 
					  
					  3、甲方代付材料款 
					  
					  4、向第三方付款 
					  
					  5、不同供应商报价差异如何选择 
					  
					  六:商品房销售合同 
					  
					  1、销售装修房,还是毛坯 
					  
					  2、促销方式中的涉税事项 
					  
					  3、车位转让方式与税收 
					  
					  4、营销设施税务处理 
					  
					  5、完工时点与交付时间 
					  
					  6、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终止时点 
					  
					  7、疫情影响延期交房 
					  
					  8、销售发票开具 
					  
					  七:租赁合同 
					  
					  1、动产租赁 
					  
					  2、不动产租赁 
					  
					  3、免租期与无租 
					  
					  4、提前一次性预收租金 
					  
					  5、不等额租金 
					  
					  6、违约条款 
					  
					  7、增值税与所得税收入确认 
					  
					  8、转售水电 
					  
					  9、租赁发票开具与纳税义务确认 
					  
					  八:融资合同 
					  
					  1、金融机构融资 
					  
					  2、民间借贷 
					  
					  3、关联方融资与债资比 
					  
					  4、向个人集资 
					  
					  5、无偿借贷、统借统还、委托贷款 
					  
					  6、利息支出票据取得与会计核算 
					  
					  7、利息支出土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差异 
					  
					  8、信托混合性投资(名股实债) 
					  
					  9、利息支出发票开具 
					  
					  九: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 
					  
					  1、劳动关系 
					  
					  2、劳务外包 
					  
					  3、非全日制用工 
					  
					  4、支付个人劳务代扣义务 
					  
					  5、一次性奖励计税方式选择 
					  
					  6、解除合同补偿金 
					  
					  7、劳务发票与结算 
					  
					  十:股权投资与转让合同 
					  
					  1、增资扩股与转让股权 
					  
					  2、股权转让所得与撤资 
					  
					  3、股息红利免税 
					  
					  4、合作方退出机制 
					  
					  5、股权控制线与股权架构 
					  
					  十一:老师现场与您答疑互动,学员问老师答,疑难问题不带回家。 |